• <u id="ei0y0"><wbr id="ei0y0"></wbr></u>
  • <legend id="ei0y0"></legend>
  • 徽州古村:靈魂包漿自然香
    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責任編輯:吳春華 分享到 2023-05-08 15:17:53

    有包漿的靈魂就是文化。若此說成立,徽州古村的靈魂一定有包漿了。

    徽州古村是“中國皖南古村落”的習慣稱呼,是指“以清末徽州府地域為主體的山區聚落建筑群體”,因具有概念的完整性和形式的全面性,以及特色的豐富性而倍受學術界關注,其中西遞和宏村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的文化財富。

    1675151257780

    西遞風景區胡文光牌樓(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1675151356035

    宏村風景區南湖(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在徽州的青山綠水間,大小古村星羅棋布,且各具特色。宏村和西遞最早為“驢友”所熟知,至于南屏、唐模、呈坎、許村等等,如今借助萬能的互聯網,也已成為著名的“打卡地”。

    1058c69607123f5b9d9ca267bf7bf17

    黃山市黟縣南屏景區(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1675156788002

    黃山市徽州區唐模景區(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1675157088562

    黃山市徽州區呈坎景區(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1675156823875

    黃山市歙縣許村五馬坊(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去年春天,因為創作需要,又去了徽州。有朋友介紹,豐樂河畔的西溪南古村保護做得較好,于是慕名而去。果然,這個被當地方言叫成“新西蘭”的古村,不僅名字撩人,而且美得特別。在這里,“山清水秀”成了蒼白的形容詞,“世外桃源”也失去修辭的意義。

    1675152603877

    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村(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過石橋,但聞流水淙淙,蜿蜒而下。至對岸,便見楓楊成林,如帳似幔,苔蘚斑駁,樹掛流蘇。風吹樹搖,黛瓦白墻高高低低,掩映其間。七分天藍三分翠,一分白墻惹望眼。那畫面不禁令人聯想,中國畫里的含蓄之美大約就是如此沉淀而來吧。

    1675152087891

    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村楓楊林

    (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西溪南古稱豐溪、豐南,成于唐而盛于明清,一度繁華,曾被譽為“歙邑首富”,祝枝山唐伯虎等文人墨客都曾慕名而來。和大多數徽州古村一樣,西溪南也是當年中原移民避難的選擇,縱觀人類歷史,移民往往創造輝煌。西溪南的先人們在豐樂河畔繁衍生息,用一座古村固化了一部文化史。只不過,透過老街舊巷上的累累傷痕,仿佛還能聽到來自歷史深處的嘆息和低吟。

    西溪南溪流(徽州區宣傳部提供)

    王婧 (9)

    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村豐樂河

    (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經介紹住進一座名叫“豐樂草堂”的老屋。這座老屋原是明代徽商吳天行大宅的一部分,三進二層加庭院。房主孫姐十多年前從深圳退休后,機緣巧合來到西溪南,便賣掉深圳的房子,加入古民居的保護行列。如果說孫姐是以熱情能干聞名,那么她的先生葉哥則以狂草書法家而為人熟知。在前往豐樂草堂的途中,無意間發現幾乎家家戶戶的大門上都貼著葉哥的墨寶,紙紅字黑,筆力遒勁,在春日陽光下張揚瀟灑快意。

    豐樂草堂一角(張恩水攝)

    5f980af2a13215bd6d702b5c97bbcba

    7822ea94af82ad5fcd8404a4aa0ca2e

    3e94bad39dc62211df9a259b48e3d30

    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村豐樂草堂

    (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在豐樂草堂小住幾日,其間除欣賞葉哥的書法作品、分享孫姐保護老屋的故事,還得以了解西溪南的過去和現在。有著“安徽養蜂第一鄉”之稱的西溪南,在古村落保護方面付出頗多努力,如今有眾多明代建筑和清代民居保存完好。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老屋閣”和“綠繞亭”依然廣迎賓客,“豐溪八景”“溪南十園”等余韻尤在。值得一提的是,《金瓶梅》一書中描寫的建筑和方言,在這里有跡可尋,因此坊間流傳該書作者為西溪南人的說法。此說正確與否,且待史學家考證了。

    9179e8e2691170f7f49edf284e7e714

    877b02be9aebc2638c78937e70f9f93

    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村老屋閣

    1675154537996

    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村綠繞亭

    (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前幾年,國內一些有識之士呼吁保護古村落,并獻計獻策。比較之下,認同“保護與振興并舉”,除了政策法規護佑,古村的科學保護還得有一批“新鄉賢”的參與。在與孫姐和葉哥的交談中,更加證實這一點。有著千年歷史的西溪南,正是因為一批“新鄉賢”的熱情參與,才有今天如此生動的面貌。

    古樹、牌坊、水圳、老屋、馬頭墻,系列符號元素塑造出西溪南的古村形象。然而真正讓西溪南成為“網紅”的還是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除了原住村民,還有一批“新移民”。說到這里,不得不提到孫姐。在她和葉哥的“影響”下,一批來自北京深圳上海等地的有識之士紛紛到來,不惜財力和精力,開始保護古民居。一時間,各具特色的餐飲、民宿、酒吧、咖啡廳、文化工作室如雨后春筍,在老街舊巷中探出門臉。從此,在西溪南的花香中奔忙的,除了勤勞的蜜蜂,還多了一群陌生又熟悉的面孔。經孫姐引薦,得見其中幾位。雖然年齡不等,性格各異,經歷迥然,然而聊到來古村的初衷時,他們幾乎都會提到,在古村生活,圖的是靈魂安靜?!靶乱泼瘛眰兘艘粋€微信群,命名為“新徽州人”,已有一百多人。有了這個名分,想必這群“新徽州人”對古村的保護會更加用心了。

    e6f18a156bedf3a0d8de6001f238f2d

    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村釣雪園

    (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5b2c28a4ee5d83d382a2ab78101b861

    8aa8728e92b261245232c1b65ff3225

    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村荷田里

    (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8ebb03d6951fc26ae90de8c867b7a01

    7e453b47125aeb83c2e25234c35544c

    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村研學團隊

    (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965d0a8a4d1a4963b8587c87f801ef3

    01d72c7e65ea8155824f64cef485b76

    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村漢服雅集

    (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逛古村最好獨行,倘在夕陽下,更是美妙。夕陽古巷青石徑,一人獨行,一份超然不期而至。那天傍晚,獨自漫步西溪南,遇到夕陽下的“老屋閣”,突然有一種感覺,古村仿佛修行的老者,站在歷史的光影里,素顏布衫,不癡不嗔,一面笑對匆匆過客,一面打磨包漿的靈魂。

    包漿的靈魂透著幽香,隱約而綿長。也許正是因為那份靈魂的香,徽州古村才令人流連忘返,心馳神往。

    (郭明輝)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日韩在线免费视频_91精品久久久久_激情人妻久久综合_国产一国产一级毛片视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