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id="ei0y0"><wbr id="ei0y0"></wbr></u>
  • <legend id="ei0y0"></legend>
  • 5·18國際博物館日|安徽博物院上演“博物館之夜” 現場旗袍秀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雪子 分享到 2023-05-18 15:30:24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5月18日當天和5月20日,安徽博物院新館將連續12小時開放,“上演”博物館之夜,“旗袍與女性文化展”等精品展覽、特色活動也將陸續與觀眾見面。

    精品展覽

    館藏唯一潘玉良旗袍驚艷亮相

    5月18日上午,安徽博物院與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合作推出的“雅·尚——旗袍與女性文化展”在安博新館五樓開展。千姿百態的旗袍精品吸引了眾多觀眾現場參觀,不少觀眾特意穿上了旗袍前來“打卡”。

    本次展覽遴選了安徽博物院、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三館旗袍精品,觀眾可以通過實物展品,了解20世紀20至40年代旗袍風格、造型,感受海派旗袍的時尚與兼收并蓄、徽州旗袍的溫婉優雅。

    展覽中,安徽博物院館藏“粉地鳳戲牡丹真絲長袖旗袍”體現了20世紀20年代初期流行旗袍的鮮明特征。袍身長度剪短至膝與腳踝之間,紋飾上雖然用傳統的鳳戲牡丹刺繡裝飾,但明顯簡化,不再以裝飾體現地位與身份。

    另一件“滿地提花緞無袖單旗袍”出自著名的“新新公司”,現藏于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這件旗袍右衽立領,通體粉、紅、綠、藍等多種顏色搭配,絢爛如彩霞,令現場不少觀眾驚嘆不已。

    旗袍的發展也是中國近代女性從束縛走向解放的縮影。潘玉良、孫多慈、方君璧、胡蝶、阮玲玉……在展覽中,眾多民國女性畫家、作家、學者、女明星的旗袍形象與精美旗袍同時展出。

    展廳中央的獨立展柜中,展出了安徽博物院館藏唯一一件潘玉良旗袍,十分珍貴。潘玉良一生坎坷,1921年和1937年兩次赴法國深造,受上海時尚風氣影響,遠離家鄉的她對旗袍始終懷有一種特殊的情結。在潘玉良的作品中,“旗袍”不僅是東方文化的象征,表達了東方女性優雅嫻靜的審美情趣,也飽含了她對故土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除了欣賞旗袍,國際博物館日期間,4月底開幕的“共飲一江水——三星堆·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仍在新館熱展中,“三星堆主題圖文分展”還將在萬象城等商場與觀眾見面。此外,一直以來備受觀眾喜愛的“江淮擷珍”專題展覽,C位文物將再次換新,北宋金釦瑪瑙碗將接棒坐上C位。

    特色活動

    夜游博物院 “圍觀”釋菜禮

    不僅可以看展覽,國際博物館日安徽博物院還推出了系列活動。

    5月18日晚19:20-20:00,安徽博物院新館將舉辦“新安書院”入學典禮——“釋菜禮”。安徽博物院副院長卞堅介紹,在古代,凡是初次入學的弟子,都要向孔子、先生行“釋菜之禮”,不用牲牢幣帛而以蔬菜、紅棗等簡單食材供奉。釋菜禮一般在文廟或書院中舉行,是我國古代重要的祭祀先師儀典。

    5月18日當天,安徽博物院新館二至五樓還特別設置了夢筆齋、翰墨居、碧紙閣、雪硯堂、琴香亭五大分院沉浸式場景互動體驗,觀眾可在此進行文房項目深度體驗,自己動手制作一套文房用具。

    5月20日晚,安徽博物院新館還將上演一場安徽博物院×徽幫裁縫聯名文創旗袍展示秀,帶觀眾進一步感受旗袍的魅力。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日韩在线免费视频_91精品久久久久_激情人妻久久综合_国产一国产一级毛片视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