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性高、收益穩健的國債,一直是投資理財的熱門品種。不過,一些市民購買國債后卻忘記了到期時間,遲遲未兌付,從而造成利息收益損失。
近日,記者從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獲悉,為切實保障國債投資者權益,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組織全省各國債承銷機構開展了以“強服務、保權益、惠民生”為主題,以“建臺賬、消存量、控增量、防風險”為主線的儲蓄國債到期提醒兌付活動。今年一季度,安徽省國債承銷機構國債提醒兌付共計1683筆、金額1.39億元。
“多虧了銀行的提醒,年紀大了,我都忘了這3萬元國債?!苯?,87歲的胡先生在建設銀行臨泉縣支行辦理了國債兌付手續,一筆“沉睡”2年多的到期國債終于被喚醒。
據了解,在摸排過程中,建設銀行阜陽分行發現該行能源交通支行一筆2020年9月到期的3年期國債仍未兌付。電話多次聯系投資人又按身份證地址上門,發現其早已搬家。經派出所、社區同志協助后聯系上該客戶的兒子,得知該客戶現居住于臨泉縣長官鎮,已是87歲高齡,而該筆國債為憑證式,作為兌付依據的原始購買憑證已在搬家過程中遺失。
憑證式國債是國家采取填制國庫券收款憑證的方式發行的儲蓄國債。自1994年發行以來,一直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到期后需要投資者持原始憑證及身份證件到承銷銀行柜面辦理兌付。人民銀行阜陽市中心支行協調建設銀行通過查找該客戶購買此筆國債的原始憑證檔案及相關影像資料,確認了老人即為當時實際購買人,最終幫助老人順利兌付了到期國債。
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有關負責人提醒,儲蓄國債(憑證式),從投資者購買之日開始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不計復利,逾期不加計利息。儲蓄國債(憑證式)到期后,承銷機構將停止計息。到期未兌付國債資金,將無法享受其滾動生息,造成投資者利息收益損失。
近年來,受存款利率下行、定期存款提前兌付無法靠檔計息等原因影響,儲蓄國債一直受到眾多投資者的追捧,我省2022年儲蓄國債銷售共計70.14億元。
“近期,我們組織承銷機構結合系統自身優勢,通過細化臺賬、優化服務、消化存量的工作思路,采取多種方式積極主動聯系購債人辦理兌付,保障國債投資者的正常權益?!比嗣胥y行合肥中心支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踐行金融為民,加強與公安、社保、民政等部門的溝通,定期督導,切實維護儲蓄國債投資者合法權益,提升國債投資便民利民成效。
■ 本報記者 何 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