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id="ei0y0"><wbr id="ei0y0"></wbr></u>
  • <legend id="ei0y0"></legend>
  • 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作為承載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基礎性工程,直接影響到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影響著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 在童年播好科技創新的種子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吳春華 分享到 2023-05-19 09:38:01

    中國科大2023年科技活動周期間,在校內出版社科普點,青少年參與太空種植倉展互動。

    中國科大2023年科技活動周期間,在地球和空間科學科普點,青少年參觀地質展館。

    采用統一規格材料搭建一座木橋,實現“橋下能行舟、橋上能載物”,且在規定時間內,比一比誰的橋上荷載量最大。5月11日,在合肥市祁門路幼兒園,合肥市蜀山區第十八屆“科技動手做”幼兒組“巧筑木橋”決賽在熱火朝天地舉行。參賽選手是清一色的大班娃娃們,別看他們平均年齡才6歲,但是表現出的精妙設計和熟練搭建讓現場評委不時點頭稱贊。

    人生起步階段敢于筑夢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更多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

    科學的“種子”該何時種下,又該怎樣種下?我省很多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早早開始了探索。

    2006年,蜀山區教育體育局根據當時校園科普活動開展時學校之間、年級之間、城鄉之間不均衡,學生參與度低的問題,提出要開展科學性、普及型、趣味性融于一體的科創活動。

    在該區教體局電教館劉濤老師的策劃下,“科技動手做”這個科普競賽活動應運而生,并在區里所有中小學同步開展。2019年,全區100多座公辦、民辦幼兒園也都參與到活動中。至今“科技動手做”活動已成功舉辦到第18屆,成為參與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的蜀山區校園科普活動。據介紹,今年該區參加這項活動的幼兒園幼兒及小學、初中學生數總人數超過1400人,僅幼兒園階段就組建了130余支隊伍參賽。

    劉濤表示,把這項活動向下延伸到幼兒園階段,就是想從小培養孩童對科技的興趣,在動手中鍛煉手腦的結合,在失敗時鍛煉心智,在成功時學會分享,同時在活動中加強親子關系。

    除了“科技動手做”,蜀山區還有其他兩項自創的青少年科創活動。幼兒參與度高,是這些科創活動共同的特點。據統計,截至目前,該區90%以上的幼兒園(含民辦園)都參與到了區域統一科創活動當中。各幼兒園在開展科創活動的基礎上,還設置了規范化的幼兒科創課程。

    蜀山區擁有得天獨厚的科教資源:合肥市大半以上的科教資源以及以中國科大為代表的31所高等院校坐落在該區,這里還同時擁有以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為代表的各級各類科研院所162個、以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為代表的省級及以上研發平臺178個、各類高層次人才330多名。蜀山的科教實力在全國省會城區居于領先位次,把這些資源優勢利用好,成了蜀山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心愿。

    “我們希望通過一系列的科創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學,邊玩邊思考。下一步,我們還將在全域科創的背景下,整合資源,整體規劃,把蜀山的科創優勢變成勝勢,讓更多的孩子沐浴到科技的陽光,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走進科創?!笔裆絽^教體局黨委書記、局長武斌表示。

    “大手拉小手”做好科普銜接

    今年4月22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經歷了校園人氣“超燃”的一天:近2萬名中小學生通過70多家中小學校團體預約進校,參與中國科大2023年科技活動周,與眾多尖端科技“零距離”接觸,身臨其境感受科學魅力。

    “同學們,你們知道大氣層有哪幾層?”“哪位同學可以分享一下降雨形成的原因……”在中國科大東校區的中國科學院近地空間環境重點實驗室,一場關于大氣的知識問答正在舉行,同學們紛紛舉手回答,回答正確的同學還將獲得紀念品。

    實驗室內展陳的一款火星探測器模型成為參觀同學關注的焦點。負責講解的科研人員介紹,這是該校自主研制的火星環繞器有效載荷火星磁強計,曾經跟隨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登陸火星?!拔业谝淮蝸碇袊拼髤⒂^,看到了曾經登陸火星的科技設備,十分震撼。希望自己以后有機會參與科研工作?!眮碜渣S山市屯溪一中的高二學生鄭抱文對記者說。

    在環境科學與工程科普點,極地科考樣品展吸引了眾多觀眾。同學們依次觀看了基地科考視頻、來自極地和西沙群島等地的展品,大呼“過癮”??破拯c的大學生還邀請中小學生一起進行環保創意繪畫。

    中國科學院星系宇宙學重點實驗室展出了各類天文儀器。在這里擔任講解的志愿者、天文學系陶博士表示,雖然講解對象是中小學生,但是他們提出的問題難度一點都不低?!拔覀儸F在認真回答的每一個提問,也許就是為未來的科學家筑起的一個臺階?!碧詹┦空f,身為科研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做好科普工作。

    “我最喜歡太陽系,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成為一名科學家?!薄翱茖W讓我感受到了它的魅力!”“仰觀天地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不虛此行?!薄谡箯d的留言本上,很多孩子都寫下了參觀感受和心愿。

    據介紹,本次科技活動周期間,中國科大共開放了29個科普點,開展118個科普項目,還制作《科學家精神畫冊》等相關文創產品贈與參觀者,讓科技報國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

    用創新思維為學生插上高飛之翼

    僅用了短短兩個月時間,阜陽市紅旗中學高二學生王民濤就收到了兩份“特殊的禮物”:他設計出“通用商品檢測分類簡易裝置”和“磁力防壓眼鏡架”,均拿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這讓他成了本地小有名氣的小發明家。

    在紅旗中學,這樣的小小發明家并不罕見。盲人插頭安全保護座、創新型智能定位防傾斜書包、汽車防溺水自動安全控制系統、家庭用新型全息投影儀、無人機安全防墜裝置、小型汽車的防翻車系統、保潔功能眼鏡盒、苗圃枝條地面扦插點狀打孔機、夢幻藍牙音響多功能杯……這些發明創造都出自學校師生之手。據不完全統計,紅旗中學近年來已經獲得國家、省、市級科技創新獎近百項,尤其讓全校師生驕傲的是,該校俞澤凱、劉佳意和指導老師劉洪俊設計的“盲人插頭安全保護座”,還斬獲了第48屆世界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國際銀獎。

    作為省級高中示范學校,阜陽市紅旗中學自2014年以來,緊跟時代發展需要和課程改革要求,以實踐積累為基礎,不斷充實科技教育內容、完善課程體系。學校每年都會開展系列科技特色活動,將科技創新與課題研究、技術教育、綜合實踐、學科素養、創客教育、創新比賽選拔相融合,涵蓋了計算機設計、課題研究、創造發明、學科素養、設計制作等領域。

    不僅如此,該校還致力于發掘一批對科學與工程有興趣愛好的學生,通過科技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科研能力和科學素養?!皩W生能力的培養,必須與實踐結合起來,而且這在高中階段非常重要?!睗}州區教育局教研室科學教研員馬亞紅說,能力是可以遷移的,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學會了思考、獲得了學習方法,這些能力會遷移到學科學習中,有助于高考取得更好的成績,甚至是漫長人生之路上的每一個抉擇。

    ■ 本報記者 陳婉婉/文 本報記者 徐旻昊/圖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日韩在线免费视频_91精品久久久久_激情人妻久久综合_国产一国产一级毛片视频国